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的三個階段:
第一階段,以數字貨幣為起點,相關應用和支持軟硬件為區塊鏈1.0。主要包括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,是區塊鏈技術目前最成功的應用。
第二階段,區塊鏈2.0由數字資產開啟,可以被理解為區塊鏈技術在其他金融領域的運用。包括目前華爾街銀行想要聯合打造區塊鏈行業標準,提高銀行結算支付的效率,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;交易所積極嘗試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股權登記、轉讓等功能。
第三階段,區塊鏈3.0將區塊鏈應用的領域擴展到的金融行業之外,由更廣闊應用場景覆蓋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,在各類社會活動中實現信息的自證明,不再依靠某個第三人或機構獲得信任或建立信用,提高整個系統的運轉效率。
目前區塊鏈應用已經開始超越比特幣(區塊鏈1.0),進入到區塊鏈1.5時代,并且向金融領域(區塊鏈2.0)過度。區塊鏈2.0應用加入了“智能合約”的概念,可以用于股權、債權和產權的登記、轉讓,證券和金融合約的交易、執行,甚至博彩和防偽等。
未來3-5年,區塊鏈會超越金融領域,進入社會公證、智能化領域(區塊鏈3.0)。區塊鏈3.0主要應用在社會治理領域,包括了身份認證、公證、仲裁、審計、域名、物流、醫療、郵件、簽證、投票等領域,應用范圍擴大到了整個社會,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“萬物互聯”的一種最底層的協議。